(相关资料图)
熬最长的夜,用最贵的保健品,已经成为时下许多年轻人的“标配”。在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,不少年轻人一边透支着身体健康,一边寄希望于保健品“续命回血”,挽救日益退守的发际线和增长的细纹。
《2017—2022中国健康养生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》提出,在我国健康养生市场的用户群体中,18岁至35岁年轻人群占比高达83.7%,他们对从吃到用的保健类产品关注度都在持续增加。去年天猫“618”活动中,电动刮痧板成交金额同比增长170倍,是“00后”用户最喜爱的健康产品之一;今年2月以来,唯品会上宣称有助眠功效的TPE材料枕头走俏,其中“95后”购买量同比猛增6倍以上。
越来越多年轻人为健康买单时“慷慨解囊”,出现了一些有意思的现象。他们是真正的场景化消费者,早餐既想吃得好又怕会发胖,一杯营养饱腹代餐奶昔正合适,工作时嘴馋喝了奶茶后再吃点抗糖丸,忙碌了一天回家泡脚要搭配祛湿养颜的药包……他们拥有更加积极的生活方式,乐于尝试新鲜事物。在购买保健产品时,不仅会看成分表,还注重外观好不好看、口感好不好吃,能快速接受并尝试软糖、咀嚼片、便携按摩器等产品;他们成了家里的养生大使,从基础保健到健康美容都被他们视为一种投资,在购买产品时喜欢“全副武装”。
当年轻人成为我国健康消费的主力,也带动了行业从产品端、需求端和渠道端发生全面变革。
创新,仍是保健品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。一方面具有较强科技含量的产品正陆续成为爆款,企业不仅要考虑原料、功能、形态上的推陈出新,还要兼顾健康发展趋势和未来保健理念,打造差异化产品优势,才能在中高端市场脱颖而出;另一方面越来越多具有专业技术或研究背景的从业人员,以及国际化的科研机构、大型企业加入保健品行业的市场竞争中来,促使产品加速科技转化,不断打磨品质。
精准,是赢得消费者和市场的流量密码。面对年轻群体展现出的多元化健康需求,企业要持续挖掘细分市场下的新商机,从而有针对性地提供精准服务和产品,通过丰富产品种类、升级包装形象、创新营销模式等路径拓宽和夯实新的消费群体,提升品牌认知度。
不过,保健品市场鱼目混珠、夸大宣传、非法添加等乱象依然存在,需要法治和监管的双重护航。为此,国家不断完善对保健品行业的法规建设,2016年发布的《保健食品注册和备案管理办法》加强了对保健食品的事中事后监管;2019年1月,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13个部门在全国开展联合整治“保健”市场乱象百日行动,致力于提升相关企业规范经营的主观能动性和自觉性;去年8月,《保健食品新功能技术评价实施细则(试行)》发布,又对保健食品功能进行了新的释义,并公开征求意见。
保健品市场不仅要“年轻”更要“常青”。优化标准供给,既要填补目前保健品标准缺乏的空白,也要用标准完善注册与备案机制,有效支撑企业产品开发和行业健康发展;强化安全监管,严打各类违法行为,引导经营主体从野蛮生长向规范化经营转变;科学引导公众理性对待保健品,提高消费者识假、辨假、拒假能力,推动形成保健品“诚信经营、社会共治”的局面。
上一篇:【全球时快讯】头朝哪个方向睡觉最好 到底头朝哪个方向睡觉最好
下一篇:最后一页
-
妇炎洁广告被指侮辱女性上热搜 官方致歉来了!5月17日,妇炎洁广告被指侮辱女性登上热搜。据了解,近日,妇炎洁电商官方旗舰店一款女性私处用品广告被指侮辱女性,广告写道:中日韩三国
-
花8000多元买的商品,白等两个月却没收到货?亚马逊回应“花8000多元买的商品,白等了两个月却没收到货。”近日,消费者赵先生向《中国消费者报》投诉,称他通过亚马逊购物APP下了两笔订单,在等待两个月后订单均被强制取消。
-
广东省消委会发布二手车买卖合同示范文本为配合广东省推进“阳光二手车”工作,促进二手车流通行业健康发展,推动经营主体树立诚信经营理念,规范二手车交易行为,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。
-
国家卫健委:家庭医生签约服务“最后一公里”有望打通3月15日,国家卫生健康委、财政部等六部门共同提出的《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意见》)发布。
-
2022年1~2月房企拿地榜出炉:冠军碧桂园近日,中指研究院公布了2022年1~2月房企拿地(金额)TOP100榜单。令业内惊讶的是,除了品牌房企名次“乾坤大挪移”,榜单内还冒出了许多“名不见经传”的新面孔。
X 关闭
X 关闭